17年,點亮260個上學夢
http://m.kaiyang918.com2025年08月18日 09:40教育裝備網
浙江的“小奮”轉來2000元、新疆的“LK”寄來嶄新的運動鞋……了解到資助編號“233”的學生小李(化名)家庭經濟困難后,毛順濤當即在助學群里發(fā)消息。之后,小李收到了許多愛心人士的捐款捐物。
這樣的鏡頭,在毛順濤的17年助學路上不斷上演。這名46歲的湖南省祁陽市黃泥塘鎮(zhèn)中心學校教師,從2008年幫扶“001”號學生小陳(化名)開始,到如今已幫扶到“260”號學生,走訪行程累計上萬公里,各界資助款累計超400萬元,“美夢計劃”幫助30多個家庭換了新床,“勤學獎”讓100多個孩子領到了獎學金。
故事要從17年前說起。2008年,8歲的小陳“咧嘴笑”的模樣,深深地烙印在毛順濤的心里。這個患有唇腭裂的男孩出生即被遺棄,跟著乞討者長大。養(yǎng)父母去世后,小陳與70多歲失明失聰的奶奶相依為命。毛順濤通過互聯網聯系到公益機構,為小陳爭取到了免費做唇腭裂手術的機會,還通過多方聯絡獲得資金資助,支持小陳求學直至中專畢業(yè)。
2011年,為了讓小陳能有獨立空間,毛順濤為他買了第一張床,“美夢計劃”也由此開啟。在走訪中,毛順濤的足跡遍布祁陽各鄉(xiāng)鎮(zhèn),他發(fā)現太多孩子睡在磚頭架起的木板上,便通過“美夢計劃”,陸續(xù)為他們送去床、床上用品和書桌。
受助學生日漸增多,需求也愈發(fā)多樣。毛順濤留意到,許多孩子學習格外刻苦,成績也十分突出。他和助學群里的愛心人士商議:“能不能給這些努力的孩子一些獎勵?”提議立刻得到眾人響應。至今,他們已發(fā)放3屆“勤學獎”,累計發(fā)放現金1萬余元,每筆獎勵的明細都在微信公眾號里公示。這份獎勵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:努力會被看見,付出終有回報。
為讓資助透明可信,毛順濤從不經手捐款,每年約60萬元善款均由資助人直接轉給學生,群內匯總公示后,再通知學生監(jiān)護人查收確認。在他和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,受助學生中已有多人考入大學,兩人讀研深造。
每年,毛順濤都會組織受助學生給資助人寫一封感謝信,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。他手機里存著的上千封感謝信中,“感謝您讓我敢做夢”這句話格外動人。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